狮城电商物流枢纽中心
还有机会翻盘吗?

近年来,很多品牌正在逐渐把自己在东南亚的大本营转移到新加坡的邻国--马来西亚或泰国。比如新加坡的经济命脉之一:物流。向邻国转移有两方面原因:
1. 新加坡方面,租金成本和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物流运营专业人才不足。
2. 邻国马来西亚和泰国两国近年来在推出了促进贸易和减税措施,而且这两个国家的市场容量要更大,为国际品牌们进行重新定位提供了很有吸引力的条件。
但是,东南亚电商发展还只处于初级阶段,只要新加坡找准正确的方向和定位,就仍然可以重新夺回东南亚物流枢纽中心的地位。
新加坡应该怎么做?
马来西亚和泰国政府分别与阿里巴巴合作,建立了数字自由贸易区(DFTZ)和东部经济走廊(EEC)。很多人认为这一举动给了新加坡电商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因为彼时新加坡邮政刚刚成立了区域电商物流中心,SATS(新加坡机场航站服务有限公司)改建了原有的信件航站楼,而且把更多的精力倾斜到了电商业务上。
新加坡有潜力为电商提供差异化的价值。DFTZ(大马数字自由贸易区)和EEC(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的主要优势,是可以降低中国商品的物流成本(通常为40美元或更低)。新加坡应该利用其作为东南亚门户的优势,更专注于吸引来自美国、欧洲、以及日本和韩国的中高端品牌,而不是挖空心思想如何博得阿里巴巴的青睐。
物流成本高造成劣势?
许多成熟的国际品牌正在转型为“直接面向消费者”(DTC)的电商渠道模式,东南亚将会是他们重点考虑的市场。然而,这些国际品牌对物流成本和海关的担忧仍挥之不去。仓储和最后一公里派送是电商物流的两个主要成本,其中最后一公里派送也包括了B2C的跨境派送。很多人认为,从成本的角度考虑,马来西亚和泰国是比较好的选择。
然而,新加坡采用先进技术所带来的效率和生产力不容忽视。对于那些对物流成本很敏感的品牌,在选择东南亚物流枢纽时可以直接略过新加坡,但是,对于高端品牌来说,新加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于市场连通性和有竞争力的价格而言,其空运连通性(频率和容量)乃是东盟区域的佼佼者,如新加坡航空公司以及樟宜机场在运力方面仍然遥遥领先。
如果新加坡想要重返区域乃至国际电商枢纽中心的地位,还是有很大机会的,包括需要把自己定位为服务高端品牌的一个渠道,以此来实现自身独特的价值。想要获得成功,新加坡需要与电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尤其是物流初创企业)携手合作,吸引更多的国际品牌和电商平台。只要找准了方向,准确执行,重振新加坡跨境电商枢纽中心的地位就指日可待。
【全文未完,完整内容请见《商天下》8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