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垂直绿化国策狮城 很Green!
新加坡的国土面积仅700多平方公里,人口却超过560万。地平线上的土地面积不够,新加坡人想到了“垂直平面”:楼宇的外牆、空中花园、屋顶绿化带……政府巧妙地把绿色元素置入城市建筑物的硬件配套中,尝试冲破开辟绿化带的固有思维,从而扩阔不佔地面土地的绿化空间。
知名地标皮克林宾乐雅酒店(Parkroyal on Pickering)位处新加坡河畔的中央商圈,绿色园林装潢,与毗邻牛车水华人闹区融为一体,顿成活生生的“花园城市”写照。城市绿化的极致反映在近代的新加坡身上。新加坡政府早在二十世纪便以建设清洁城市作为国策,被视为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
执行“摩天绿化”政策
新加坡政府早在上世纪带头提出植树式城市绿化的愿景,至于“摩天绿化”工程,则在2000年才起步发展。通过法律规限、奖励等去推动高楼增加绿化空间,在这十多年来,成绩有目共睹。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的垂直绿化面积已达61公顷。上述提到的皮克林宾乐雅酒店,正是垂直绿化的建筑技艺体现。
早在2005年时,新加坡国家建设局推出“绿色认证计划”(Green Mark Scheme),评估绿色建筑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效益方面的表现。当中包括滨海湾畔区域的所有建筑,因此新加坡政府期望将计划的覆盖率,全面扩充至其他区域。由此可见,踏入二十一世纪,新加坡进而追求将整座城市,变成一座结合繁庶闹市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