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 硝烟四起东盟半导体 大马悄悄崛起!

在这种局势下,马来西亚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在封装测试环节的深厚基础,成为了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的关键节点,并吸引了大量寻求从中国撤资的美国和欧洲公司。
近几年,全球半导体巨头纷纷加大在马来西亚的投资。美国的英特尔和德国的英飞凌分别投资约312.67亿令吉,而英伟达也与马来西亚的公用事业集团合作,投入约192.07亿令吉发展人工智能云端和超级计算中心。此外,德州仪器、爱立信、博世和科林研发等公司也在扩大其在马来西亚的业务。
奥地利的科技巨头奥特斯(AT&S)也决定在马来西亚增加投资,尽管公司在奥地利、印度、韩国以及中国均有生产设施,奥特斯的首席执行官格斯登美尔(Andreas Gerstenmayer)坦言,在中国投资20年后,公司迫切需要实现业务多元化,而马来西亚在半导体后端制程的经验正是吸引其投资的主要因素之一。
大厂进驻槟城 70年代即建自贸区
马来西亚之所以成为热门投资地,除了其在南海地区的战略地位,和与中美的经济联系外,马来西亚还拥有其他竞争优势。1970年代,马来西亚抓住了科技潮流的机会,在槟城峇六拜(Bayan Lepas)建立了自由贸易区,为外资提供了税收优惠政策,并修建了完善的工业园区、仓储设施和交通网络,这些都促使了包括英特尔和Litronix等国际巨头在此设厂。
此外,马来西亚人口中大多数会讲英语,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政治环境稳定,且具有丰富的半导体后端制造经验,这些都为其在东南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提供了有力支持。为了进一步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马来西亚政府于2024年宣布《国家半导体战略》(NSS)。该战略分为三个阶段,涵盖五大核心目标,旨在推动马来西亚在半导体产业中的长期竞争力。
此外,政府还计划提供不少于250亿令吉的财政支持,并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确保《国家半导体战略》的顺利实施。马来西亚的地理优势和政策支持,使其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也是全球供应链多元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全文未完,完整内容请见《商天下》119期】
※本文由《商天下》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