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0碳中和 低碳转型 藏绿色大商机! |
中国大部分产业都以化石能源为主导,实现碳中和就要加快推动产业向非化石能源驱动发展,更多低碳或零碳绿色经济将兴起。
“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这是中国首次明确提出碳中和目标,也是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的政策讯号,尤其是中国经济和产业结构将因此翻转,同时也意味着蕴藏巨大的绿色商机。据预计,碳中和将为中国带来大量投资机会,2020年到2060年中国清洁能源总投资将累计达到人民币55兆元。其中,太阳能部分约廿兆、风电十四兆、核电五兆、储能七兆,并由此应对不同新兴产业发展。

提高效能 增加放贷力度 在低碳转型过程,中国官方会要求传统能源企业需降低单位耗能,朝可再生能源方面转型;高耗能制造业则需透过兼并重组去产能、改进工艺流程,加强节能管理与减排设备的投入与应用,减少碳排放,但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中国银行将增加放贷,以便企业融资获得资金。比如,中国政府就支持富春环保、本钢板材、中信特钢等多家高耗能制造业公司,透过非公开发行股票、重大资产重组等方式募集资金超过人民币百亿,提高绿色生产效能。

示范名单 鼓励企业参与 中国政府还可能会发布“绿色工厂示范名单”,即确定哪些企业是绿色企业,这些企业会比较容易获得贷款资金。如于2021年六月启动运营的中国全国碳交易市场,将为中国企业减碳提供积极动因。
其具体作法就是为控排企业提供一个配额交易机制,形成奖惩机制。企业可向政府购买碳排放权,还可把多余的碳权卖出获利。由此可见,碳中和为中国带来诸多绿色商机。
【全文未完,完整内容请见《商天下》101期】 ※本文由《商天下》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