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病夫翻身

引言/十年前,它被嘲笑为“欧洲病夫”,经济成长率全欧最低(1.5%)、长期失业率最严重(10.7%)。现在,它繁荣而均富,在G7中,经济成长率最高、贸易顺差最高,预算赤字占GDP比最低、贫富差距最小。德国,如何走出自己的第三条路?
一场金融海啸,让全球经济局面一百八十度大逆转。全力拥抱高成长金融业的英国、爱尔兰等国成为“新欧洲病夫”,“欧猪四国”(葡萄牙、义大利、希腊、西班牙)更引爆欧债危机,唯有德国一跃成为欧洲政经领袖,欧盟的财政货币政策以它为马首是瞻;只要它摇头,拒绝金援邻国,全球股市立刻重挫。十年,德国经济拿下欧洲第一名荣耀,蜕变为“欧洲发电机”。
这个人口仅8200万的国家,总出口金额在七大工业国中居第二,直逼美国。尽管欧元升值,出口丝毫不受影响,去年逆势增加19.4%。去年德国经济成长率达3.6%,是七大工业国第一名,今年预估将蝉联宝座;连动到股市,由4月15日推算,过去一年大涨14.1%,涨幅也领先各工业国。过去9年,德国人变有钱了,人均国内生产毛额(GDP)成长幅度达19%,但2009年,贫富差距(最富与最穷的20%家户收入差距)仅4.3倍,德国的失业率也从12.9%高点,一路降至去年的7.1%。
高经济成长、低失业率、贫富差缩小,“德式成长”成为全球新典范。究竟,这场德国奇迹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选择强势货币 逼迫企业升级
德国因发展实业得来的强权,来自于勇敢面对竞争,打下的硬底子。德国制造业占经济的比重,在七大工业国里是最高的,占27.9%,远高于英国11%。但德国的制造业,却是具高附加价值的制造业。其“产业链深度”和“创新能力”都拿全球第一,“制造过程精密度”也排名全球第二…………
【全文未完,完整内容请见《商天下》44期】
※本文由《商天下》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