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首相敦马哈迪率领内阁,对中国进行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除了会见领导人外,敦马前往阿里巴巴、吉利汽车等公司进行参观。就在中马经贸合作面临不确定性之际,敦马哈迪之行似乎都在传递某种信号:马来西亚依然对中企和中资敞开大门。
敦马哈迪表示,马国政党轮替和马中两国的合作并无产生任何冲突,而中马友好贸易关系也会持续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扩大合作的前景。与此同时,中国领导也强调坚定奉行中马友好,本著相互尊重、友好协商的原则,实现互利双赢,推进产业和创新合作。
敦马哈迪现身杭州的阿里巴巴总部,听取关于马国数字自由贸易区(DFTZ)、移动支付、ET城市大脑等领域的介绍,尤其对于移动支付最感兴趣。敦马哈迪一直以来都对互联网与科技十分感兴趣。在之前任期内,就曾提出“多媒体超级走廊”计划,并表示希望马来西亚可以重回“多媒体超级走廊”的发展正轨。回国后,敦马更是表示,要借助马云的电子商务把马来西亚的糕点卖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二是要派人到中国跟阿里巴巴学习网络技术。
随后到访吉利集团;宝腾正是1983年由时任首相的敦马哈迪亲自推动成立的,一度被国人认为:宝腾就是敦马哈迪的“孩子”。换言之,此次访问就是来看看“孩子”的“新监护人”。敦马并亲自试驾了吉利及其旗下品牌LYNK%CO的车辆,见证了吉利与宝腾深化新能源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约。
敦马哈迪出席北京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论坛,他在开场演讲时重新提出欢迎中国企业赴马投资,以获得更多中国投资和技术转让。
反对贸易保护 赋予南南合作新活力
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面时,李克强表示,中方愿与马方巩固传统友谊;敦马哈迪则直言不讳,强调发展自由及公平贸易的合作模式,拒绝新式殖民主义等言论。无疑的,这些措辞较为强烈、听来应该是有点刺耳的言辞,甚至一度引起“外交灾难”的评议。随后双方也签署五份备忘录,包括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及棕榈油、橡胶和榴莲进口等。
马中高峰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则期许双方推动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赋予南南合作新活力,并旗帜鲜明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敦马哈迪则表示,马来西亚对华的友好政策不会变化,中国的发展对马来西亚也不是威胁。
共建一带一路 积极参与
敦马钦佩中国“奇迹般”自主发展以及产业、商业领域的巨大成就,并表示马国应借镜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也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相信有利于东盟周边地区及国家的发展。双方共同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一致认为,两国传统友谊深厚,既是全面战略伙伴,也是务实合作伙伴,当前站在各自国家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双方对彼此关系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中马双方的表态在最大限度上消弭了许多负面猜测。
行程最后一日,敦马哈迪率团到访创新园参观各种新兴的农耕技术,充分显示出敦马哈迪跟中国企业依然保持开展相关合作的兴趣和意愿。然而在回国前,敦马哈迪在记者会上,宣布暂时取消中资企业承建的东海岸铁路及两项天然气管道计划,却引起了褒贬参半的猜疑和议论。
敦马哈迪访华,到底是否可以修复马中关系、还是如外界所言,简直是一场外交灾难?敦马哈迪是否能秉着一贯的不结盟思维,在中美拗手瓜之间左右逢源?看来只能交予时间去证明这一切。但是,纵观全局,敦马哈迪一行,依然凸显了马来西亚发展数字经济、提振大马经济的雄心,中国也展现出了耐心、友善和调整的意愿。
毋庸置疑的是,马中关系依然是“开阔视野,看到新可能”,令人充满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