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造100亿销售额
一罐八宝粥 神州红火火

1958年,陈清渊出生在厦门马塘村。马塘村被称为“瘦马塘”,虽然三面环山,但是却藏不住水,一到旱季,水井基本上都是见底。要是赶上年景不好,颗粒无收也是经常发生的事。陈清渊母亲心疼儿子,腊八那天,特意煮了一大盆八宝粥,“有啥烦心事,喝了腊八粥准好,放开喝,管够!”
别说,这八宝粥还真神奇,陈清渊一口气连喝了三大碗,他眼睛一亮,“为啥不做八宝粥呢?”煮粥家家都会,但是每家的味道都不一样,陈清渊把全村二百多户都尝了个遍,总结下来,“只要食材过关,味道错不了!”福建素有“桂圆之乡”的美称,马塘村桂圆更是皮薄、核小、肉厚。其他原料呢?
陈清渊就从全国挑选,他从山东买来上等白沙花生,“颗粒饱满、果仁细腻”,又从云南买来紫米,“颗粒均匀,甜而不腻”。有了优质材料,陈清渊又咬牙用厂里仅有的100万资金买来一条德国生产线,实现“生料装罐、滚动杀菌”的生产工艺。
薄利多销 走遍神州
厂房是全密封的,原料在装罐之后,被工人送入锅炉进行高温杀菌,“没有一样食材暴漏在外面、生产人员连一根头发丝都不能露出来、每隔两个小时就要消毒一次”。然后,陈清渊把之前做罐头的经销商全走了一遍,“卖得出去再合作!”他把试生产出来的100箱分给了10家经销商,结果一个星期不到就卖完了。
当时市面上还没有罐装的八宝粥,银鹭切入正是时候,定价也恰到好处,“360g一罐,每罐才2.5元”。不过,就在陈清渊撸起袖子要大干一番的时候,市面上却突然冒出了10多个八宝粥品牌,样式、价格都差不多,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杭州的一家。怎么回事?原来其它商家一看八宝粥有新意,赶忙切了进来。
陈清渊很上火,“名气上打不过,就走平民路线!”他一咬牙,“别人卖两块五,咱卖两块!”不过对方来头很大,不到半年就把一线城市都占领了,陈清渊被迫转战二三线城市,“走量,薄利多销!”还没钱打广告,陈清渊就硬着头皮把一个个城市拿下。因此他把全国100多个二三线城市都走个遍,“北到漠河,东到丹东,南到桂林,西到西宁。”..........
【全文未完,完整内容请见《商天下》81期】
※本文由《商天下》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